硬泡聚氨酯噴涂施工關鍵技術
在我國,聚氨酯硬質泡沫在建筑外墻外保溫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于10年前才開始起步。目前,其應用除屋面保溫隔熱防水之外,還有冷庫、大中型化工設施、糧庫等方面。由于我國建筑節能事業的迅猛發展,預計用于建筑保溫隔熱的硬泡聚氨酯材料市場將會呈現跨越式的發展。
1、硬泡聚氨酯噴涂施工關鍵技術
硬泡
噴涂聚氨酯技術較難掌握,易產生噴涂的聚氨酯泡孔不均勻等問題。應加強噴涂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熟練掌握噴涂技術,能夠獨立解決噴涂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噴涂施工中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乳白時間和霧化效果的控制
聚氨酯泡沫的形成需經歷發泡和熟化兩個階段。
從黑、白料混合開始到泡沫體積膨脹停止,這個過程稱為發泡。發泡過程中,體系釋放出大量的反應熱酯噴涂工藝時,應考慮泡孔的均勻性。泡孔均勻性主
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料比偏差
機器泡與手工泡密度的差別較大。通常,機器的固定料比為1∶1,但由于各廠家白料的粘度差別較大,造成實際料比與機器固定料比不符。當白料過量時表現為泡沫密度低,顏色發白,泡沫強度下降,手感軟,氣溫低時易收縮;當黑料過量時表現為泡沫密度高,顏色深,泡沫強度高,手感硬而脆。這些情況下應立即核對料比,查看過濾器是否堵塞,壓力、溫度指示是否正常,以確保黑、白料比例的準確性。
(2)環境溫度
聚氨酯發泡受溫度的影響很大。發泡依靠熱量而進行,如果沒有熱量,體系中的發泡劑就無法蒸發,從而無法生成泡沫塑料。熱量來自化學反應產生和環境提供兩個方面。化學反應熱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環境提供的熱量則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環境溫度高時,環境能給反應體系提供熱量,可增加反應速度,縮短反應時間。表現為泡沫發泡充分,泡沫表層和芯部密度接近。當環境溫度低(如18℃以下),部分反應熱就會散發到環境中。熱量的損失,一方面造成泡沫熟化期延長,增大了泡沫成型收縮率(溫度越低,成型收縮率越高);另一方面增加了泡沫材料的用量。實驗表明:同一發泡材料,環境溫度15℃時的發泡體積比25℃時的發泡體積小25%,從而提高了泡沫的生產成本。
(3)風力
噴涂作業時,要求風速在5m/s以下。風速超過5m/s,將吹失反應產生的熱量,影響聚氨酯泡沫的快速發泡反應,使產品表面變脆。同時,由于噴涂發泡機將原料混合后,以霧化狀態噴出,如風速過大,將會吹走霧化顆粒,增加原料損耗,污染環境。
(4)基層溫度和濕度
從工程實踐可以看出,基層墻體溫度對聚氨酯的發泡效率也有很大的影響。噴涂過程中,如果環境溫度和建筑物基層墻體溫度都非常低,硬泡聚氨酯第一遍噴涂完后,反應熱量會迅速被基層吸收,從而減少了材料的發泡量。因此,在施工時應盡量縮短中午休息時間,在施工安排過程中宜合理安排工序,以保證硬泡聚氨酯的發泡率。硬質聚氨酯泡沫是異氰酸酯和組合聚醚雙組分混合反應生成的高分子產品。其中異氰酸酯組分很容易和水反應生成脲,如果聚氨酯中脲鍵含量升高,則泡沫塑料將變脆,泡沫與基材的粘結力降低。因此,要求待噴基材表面清潔干燥,相對濕度小于80%,且無銹、無粉塵、無污染、無潮氣,雨天不得施工。若有露或霜,應予以去除和干燥。